不让中医成伪养生保健机构护身符

中国中医www.abc127.com  时间: 2017-06-05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上一监测周期(5月27~6月2日),养生保健机构乱象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热点。监测显示,微信平台共发布6575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总阅读量超过1147万人次。微博平台,共有相关热门微博148条,其中共有转发过万次、评论过万条。转载热度前十的新闻如下:

  重点事件舆情分析:

5月25日,新华视点发表调查性报道《养生保健机构乱象调查》,其后各大媒体、微信公号转载此文,还有媒体对该事件进一步解读评论,截至6月2日,相关转载报道量为139次。养生保健机构乱象事件持续性比较强、行业内外影响大、网络关注度高,因此对其做出重点舆情分析,具体如下:

《养生保健机构乱象调查》一文称,很多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由于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伪养生保健机构”借中医之名,行不法之事,中医不应成为他们谋求私利的护身符。

中医养生成为热潮,然而伪中医养生也大行其道。现在随处可见养生馆、美容馆,并打出刮痧、拔罐、艾灸、热敷等中医理疗方法的名头。但大部分实际从事养生保健的机构,其工商注册经营范围和实际经营项目并不相符,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问题随之而来,缺乏医学常识的非专业人员妄自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导致养生保健事故频发,危害消费者健康,更让中医无辜“躺枪”。

有一种声音认为,养生保健是个技术活,有经验就行。单从中医的专业性而言,我们就要坚决对这种观点说不。“高频率不当拔罐致人背部脓肿”“随意进行药物熏蒸致人中毒”等新闻的出现,已经为行业敲响警钟。养生保健机构蓬勃发展是好事,但需要政府加以引导,规范进行,比如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

目前养生保健机构的问题或许在于监管主体不明确。卫生计生委对这些非医疗机构的养生馆没有执法与处罚权,有执法和处罚权的工商部门难对企业经营项目的专业性进行有效监管,食药监部门负责保健品药品,但不是所有此类机构都出售药品。养生保健机构看似谁都能管,其实谁都没法真正管,处在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利益驱动,监管模糊,此类机构鱼目混珠,出事之后焦点更是转移在中医身上,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可以期待的是,还有一个月就要正式实施的中医药法中明确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我国将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为将有法可依,是时候给养生保健机构戴上“紧箍咒”了。

事实上,民众错误的养生观念也给了此类机构可乘之机。一些养生馆打出的广告往往让人啼笑皆非,什么“淋巴排毒可防癌”“农历五月的九毒日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但相信的人却不少。中医本无排毒这个观点,是商家为造势盈利吹嘘出去的。因此加强宣传正确的中医养生科普尤为重要,要给民众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不让中医成为“伪养生保健机构”的护身符。(姜洁冰 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