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来了“洋学生” 针灸拔罐样样行
中国中医www.abc127.com 时间: 2017-05-26 内容来源: 经济参考报
寻找穴位,药棉消毒,选针,施针;抹推拿油,揉按,提捏,拍打……很难想象,如此娴熟的针灸、推拿技法,竟出自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之手。
近日,9位“洋学生”远涉重洋,来到鄱湖之滨的江西南昌,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为期13天的跟班学习。在参加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这一交流项目的学员里,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只有20出头。她们在中国接受严格的中医药临床训练,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医药文化。
据了解,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是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和葡萄牙仁和堂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经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通过的中医推广项目,自201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在葡培养中医药人才,并广泛开展产业发展和学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
年轻的芭芭拉是9人当中唯一一个非葡萄牙籍学员,来自巴西的她热情爽朗。结束一场推拿治疗后,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并朝四周比划着“V”的手势。
芭芭拉告诉记者,几年前,她有严重的失眠,朋友建议她去做中医治疗。出乎意料的是,中医竟然彻底治愈了她的失眠。“连黑眼圈都消除了,这太神奇了!”芭芭拉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决心去学中医。”
和芭芭拉不同,西医正骨师出身的马丽亚接触中医的初衷是希望将中西医的某些技法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帮助病患。
“我觉得对于有伤痛的患者来说,西医的手法往往只能达到止痛和表面上恢复形体的效果,而中医却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马丽亚说。
虽然9位学员在来华前大都已有3至4年的中医药学习经历,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想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绝非易事。
西尔维娅、法妮亚等几名学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阅读中医药典籍的困难。《难经》《伤寒论》等中医药典籍,不少中国人都尚且感到高深莫测,即便已经有了葡文译本,对学员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挑战。
学员桑德拉则认为:“在葡萄牙从事中医药行业,真正难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加深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本是一名护士的她,因为想要拓宽专业视野而接触了中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旁的芭芭拉补充说,在葡萄牙,一些病患不能接受一些中医疗法带来的痛感,或是在身体上留下暂时性的印痕。但现在成见正在慢慢消除,中医药在葡萄牙乃至整个欧洲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接受。
“这几年发展快多了,走在里斯本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中医诊所的牌子。”法妮亚说。
“我现在每天都会接待到好几位前来进行中医治疗的病患。”桑德拉告诉记者。
早在2003年,葡萄牙国会就通过了以针灸为代表的六种补充和替代医学疗法的立法草案;2013年7月,又通过了补充和替代医学法案,确立了中医针灸等六种疗法在葡萄牙的合法地位。这为中医药在葡萄牙的传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
目前,依据法案在葡申领并获批复的中医药执业者有近500人,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医药在葡萄牙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中国不断加大在海外推广中医药的力度,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的设立便是举措之一。”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主任、旅葡华人颜春明告诉记者。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科室主任付敏是此次9位“洋学员”来华学习的指导老师,他对学员们的表现赞不绝口:“所有人都很认真,作为中医药从业者,看到中医药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我由衷感到高兴。”
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简晖认为,如今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医药不仅能服务于各国民众的健康,亦是“一带一路”上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
谈及未来的打算,9位学员都满怀热情。芭芭拉表示,完成学业后,自己想要来中国做一名中医。“我热爱中医药,要用中医药去更好地照顾和帮助别人。”西尔维娅说。
责任编辑: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