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廷:解毒清热化瘀汤治过敏性紫癜

中国中医www.abc127.com  时间: 2015-11-17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表现除皮肤出现紫癜外,常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表现,少数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本病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14岁以下儿童约占70%,20岁以下约占85%,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斑疹等范围,中医学称之为“肌衄”、“紫癜风”、“葡萄疫”。如《张氏医通》中有“血从毛孔出者为肌衄”。《圣济总录》谓:“紫癜风之状,皮肤生紫点。”《外科正宗》中云:“葡萄疫,其患多见于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身头面。”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素体亏虚、饮食失节、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为外感风热湿毒之邪,侵淫腠理,郁而化火,燔灼营血,湿热交蒸,损伤脉络;或素体阴虚,血分有热,复感风热,风热与血热相搏,壅盛成毒,致使经脉受损,血溢脉外;或饮食失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内热聚生,外发于肤,迫血外溢而发为紫斑。若邪滞中焦,气滞血瘀,气机不通则出现腹痛、便稀;湿热瘀毒流于关节则出现关节肿痛;若邪注下焦,膀胱气化失常则出现癃闭、关格等危症。若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则又表现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成难治之症。

刘启廷教授总结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风热毒邪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素体阴虚、血分伏热为发病基础,外感热毒、饮食失宜为诱发因素,此外,情志、劳倦等原因导致脏腑内阴阳失调、阳气内盛而蕴生内热,也会引起紫癜的发生。本病以热证实证为多,或虚实夹杂证,属虚证者少见。故治疗应以祛邪为主,采用凉血化瘀、祛风解毒之法则,自拟解毒清热化瘀汤为基础方,结合临床症候,挟风者佐以祛风,挟湿者兼以化湿,挟瘀者并以祛瘀,虚火者滋阴以配阳,气虚者益气以摄血,随证加减,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处予固本宁血丸,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治疗过敏性紫癜病例数十例,皆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生地15~30克,玄参15~30克,牡丹皮10~15克,水牛角30~60克(先煎)或水牛角粉10克(冲服),赤芍15~30克,紫草10~15克,青蒿10~15克,荆芥10~15克,蝉蜕10~15克,甘草10克。

服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加水牛角粉混匀,分2~3次温服。

功用:凉血化瘀,祛风解毒。

组方依据:过敏性紫癜多因接触某些特异性的物质,如尘埃、花粉、食物、药物等,引起毛细血管管壁变态反应性出血,临床多称之为“肌衄”,病因为风湿热毒内蕴、损伤络脉、迫血外溢肌肤,治宜凉血化瘀、祛风解毒。基础方药用生地、玄参、牡丹皮、水牛角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紫草活血化瘀,凉血散结;青蒿、荆芥、蝉蜕祛风散邪,解毒消斑;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祛风解毒之功效。

本方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犀角地黄汤是治疗各种紫癜病的经典方剂,因为现在犀牛角稀缺,且不允许使用,而水牛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货源充足,具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水牛角与犀牛角水煎液同样具有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提升血小板数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

加减运用:挟风者,症见斑块瘙痒、时隐时现,加防风以增加祛风透疹之功;挟湿者,伴见头身困重、纳呆口腻、关节灼痛,加苍术、黄柏、土茯苓以化湿祛浊;挟瘀者,多表现为久病不愈、反复发作或痛有定处,加桃仁、红花以祛瘀生新;虚火者,伴见口干舌燥、心烦意乱者,加生石膏、黄连以清心除烦;气虚者,加玉屏风散益气以摄血;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通腑泄热;腹痛便血者,加槐花、地榆炭以凉血止血,解毒止痛;四肢关节疼痛者,加秦艽、木瓜以燥湿止痛;腰痛、尿中有蛋白者,加黄柏、续断、半枝莲以补肾固精,化浊利尿。待病情稳定后,可服用固本宁血丸以巩固疗效。

固本宁血丸组成:黄芪300克,炒白术300克,防风150克,生地200克,熟地200克,牡丹皮200克,水牛角300克,三七参300克,白芍200克,赤芍300克。烘干,轧成细末,装胶囊内,每粒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6~10粒,每日3次口服。具有益气固表、养血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

责任编辑: 刘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