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
中国中医www.abc127.com 时间: 2014-04-10 内容来源: 中国网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这一学派在明清时期最盛于我国南方,在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温疫流行猖獗,促使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学派。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些内容已涉及温病的各个方面。《难经》里亦载有一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气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致。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以及症状特点,提出温病、时气、疫疠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各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宋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注重伤寒与温病的辨别,对多种温热病,如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湿温、温毒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治疗上虽未跳出伤寒圈子,但也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动不拘。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强调温病的病因不限于冬伤于寒,其云:“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以上诸家虽各有发挥,但多是零散的认识与经验,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隶属于广义伤寒病。
金元以降,对温热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刘完素据《素问。热论》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及辛凉甘寒解表的治疗原则,标志着外感温热病的治疗在理法方药诸方面开始自成体系,温热学说初具规模,出现了“热病用河间”的局面。其后,元明之际的王履在《医经溯洄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进一步强调伤寒温病不可同治。明代汪机在《石山医案》中提出新感温病的概念。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里指出温疫邪气侵犯人体“必从口鼻”而入。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明代以前中医学对温热病的认识虽不甚完善,但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为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末,我国温疫流行,极为猖獗,专门研究温病的著名医家不断涌现,温病学派遂应运而生。代表医家有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吴瑭、王士雄、薛雪等。
吴有性,明医家,著有《温疫论》。他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指出温疫乃感天地之异气所致,邪自口鼻而入,先伏于膜原,后传于表里,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由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治疗总宜疏利膜原,表里分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戴天章,清医家,著《广瘟疫论》。他十分推崇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推广吴氏之学,戴氏在吴有性所论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温疫的辨证与治法,在辨证方面,尤殚心于温疫病
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五种大法。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热未尽,则用和法。可谓充实了吴有性的辨证论治思想。
责任编辑: 刘璟 |